網上揭頁版
iPad高清版App Store下載

 
 
 
目錄 < 返回首頁
海外升學 八大專家授錦囊
從千金小姐到教育家
貧窮一支針 劉澤星
道聽陶說
嶄新3D照相 留住立體回憶
陳錦鵬教爬樹建互信
職場升呢 - 「網癮」害己害人
靈巧技能 - 職場正能量減壓方法(一)
智富增值 - 不同的投資風格
職場Q&A - 婚禮統籌性格須外向
個性全面睇 - 暑假完結了
推介課程總覽



碩士
MBA
RDI Management Learning & University of Sunderland

MSc in Internatinal Real Estate
香港管理學院 及 Royal Agricultural University

學士
BA (Hons) Accounting and Finance / MSc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and Finance
ABRS Higher Education

Bachelor Degree: Business Studies / Business Management
ABRS Higher Education

Bachelor of Arts (Hons) Business and Management
RDI Management Learning & University of Sunderland

其他
助理業務經理(保險團隊顧問)
中國人壽

宏利創業講座
Manulife

創意、版權與知識產權講座
知識產權署

海外升學 More
2014-15 海外升學展覽
寰雅教育集團

A-Level / IB
Synchro Overseas Education & CATS College

美國升學服務及講座
麗斯美國留學中心

要說人類的生命起始,追溯中外,談的都是一把泥。相傳女媧造人,不過是伸手掬起帶水的黃泥,再仿照自己的模樣,揉揑而成的;至於西方上帝,也是在塵土中取泥塑像後,才往它的鼻孔?吹一口氣,使之成為會說話、會走路的活人。

一經水浸,泥巴鬆軟不堪;火後泥土,則硬脆易碎。從泥而生的人,又如何?

有句話是這樣的,你既然是塵土,就要歸回塵土。那麼,在歸回塵土以前,人該如何「揉捏」自己,才能陶造精采人生?

陶藝達人 再展鴻圖
初次見面,周文強略帶拘謹,擔心自己會辭不達意,但一提及陶藝,他立即侃侃而談,「和其他藝術品的分別是,陶藝品主要以立體形態出現。它源起自人類的生活習慣,可作飲食器具,實用性強⋯⋯」

周文強素愛雕塑創作,二十多歲時,首次接觸陶藝後,發現滿足感更大。「由開始(捏泥)到完成(製成品),我享受這種由零開始的感覺;加上自己本身有雕塑底子,創作時自然更得心應手。」他笑說。

可是,再大的滿足感,都敵不過現實的折騰。周文強淡然表示,因為生活上的種種問題,他放棄了陶藝,而且十多年來,也不曾再接觸陶藝創作。乍聽之下,竟有點老死不相往來的況味。

那些年來,周文強從事室內設計工作,卻因壓力過大,深感辛苦;碰巧,香港公園的視覺藝術中心舉辦開放日,他特意前往參觀,「當年的陶瓷室設備齊全,而且⋯⋯收費不高。」話畢,周文強忍不住笑了兩聲。

就這樣,周文強的陶藝生涯死灰復燃,更愈燒愈猛。他不時租借陶藝室進行創作,更因燒製了一系列的樹頭陶藝品,而被冠上「樹王」之名。他笑指,「再次接觸陶藝,很快就上手了,成功感油然而生。」因着這份失而復得的滿足感,周文強毅然放棄高薪工作,並選址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(JCCAC),成立了「熊陶坊」。

拜師鑽研 心血結晶
為了尋求更大的突破和滿足,從十一、二年前開始,周文強着手研究結晶釉,希望能燒製出獨特的釉色,「研究初期,尚有少量結晶出現;但後來,連一片結晶都沒有了。」當時,周文強十分氣餒,幾欲放棄研究,幸好獲友人鼓勵:「周文強,若能燒出來的話,那就是屬於你一個人的釉料。」這一番話,讓周文強重新振作。他回去以後,先把所有釉料倒出來,重新調配,再進行燒製,最後發現,原來是窯爐出現問題。

雖身負數十年陶藝經驗,周文強卻直言,自己對釉料的認知其實不多,所以曾遠赴江西景德鎮陶瓷學院,修讀為期半年的陶藝課程。他笑指,雖然吸收了不少別人的經驗和心得,卻慘遭挫折,「曾經讀過一本台灣教授的著作,書中提及,鈷是能夠產生結晶的;但當時有老師告訴我,這是不可能的。我幾乎為此和他爭辯,及後翻查資料,才得知鈷能產生結晶,是因為它加入了分相釉。」

甚麼是結晶釉?
結晶釉是一種特殊釉料,能夠燒出美麗的晶花。其原理是,經過高溫加熱後,本來含有金屬飽和溶液的釉料,將會在緩冷過程中,釋出密集的結晶體,形成波紋狀、星形、冰花、花網纖維狀等結晶圖案,這些圖案另有「火中蓓蕾」之稱。

研究結晶釉多年,周文強喜見自己曾燒製出獨特的釉色,可是他並不滿足於此,於是提出了「舊瓶新釉」的創作意念,即是取古代器皿之態、現代結晶釉色,從而創作出兼備古今風味的陶藝品。周文強的啟蒙老師曾對他說,不論是中國人做西方事,抑或是西方人做中國事,都只會事倍而功半,所以每個人都該做自己最擅長、最感興趣的事。因此,周文強一直都專心於揑泥研釉,「到了頂峯,才會轉去另一個專業。要不然,今天弄這,明天弄那,最後只會甚麼都做不好。」

開班授徒 首重真心
平日,周文強坐鎮工作室,間或到學校或其他機構開班授徒。他憶述,最快樂的是,能夠親眼見證甚麼是「開心到飛起」。此時,周文強一臉笑容,「有一位智障兒童想製作紅綠燈,於是我對他說,我會教他的,但他必須親手完成作品。後來,在看到製成品的瞬間,他整個人立時彈跳了起來。」話還未說完,周文強忍不住笑了幾聲,「當時還以為發生了甚麼大事。」

周文強認為,香港人對陶藝的認知有限,說到拉坯,大部分人亦只會想起,在電影《人鬼情未了》中,男、女主角依偎着拉坯的經典場面。他又慨歎,「我曾到不少學校開班上課,有些雖設有陶藝室,卻是五年來都不曾開動窯爐,又或早早就把它改建為電腦室了。」

近年,不少香港人都喜歡在公餘時間學造陶器,他們或因興趣驅使、或為紓解生活壓力、又或製作手工禮物……原因各式各樣。然而,周文強始終相信,陶瓷是一門心的藝術,能反映出人的特質,「想把作品造好的話,就一定要用心去造,不能馬虎了事。」他拿出兩個陶杯來,接着說,「有沒有用心,其實一眼就能看得出來。」

製陶小貼士
想要製作一件完美的陶器?單是選泥,已是一門學問。周文強指,「黏土分為瓷土和陶泥兩種。瓷土質量較純,可承受高溫;陶泥則雜質較多,耐溫性較低。」他續說,黏土成形時,必須軟硬均勻,不能含有氣泡,所以「搓泥」的過程是非常重要,「若黏土軟硬不均,則難以成形;若泥中含有氣泡,坯體或會在燒製過程中爆裂。」